酸漿面發源于清朝時襄陽所轄的棗陽璩灣鎮,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,是頗具特色的襄陽風味之一。
璩家灣位于滾河、沙河兩條河流的交匯處,古時這里水陸交通便利,商賈云集,是棗陽經水路通漢江、達武漢的要道,素有“填不滿的琚家灣”之說。意思是,不論什么貨物到這里,都能很快遠銷他地。清·順治年間在此設鎮治所,到嘉慶年時,璩家灣已是商鋪林立的繁華之地。其中一彭姓人家,經營著一小爿面館。
這天黃昏,一個商賈裝束的中年人,在隨從的陪伴下,走進還開著門的彭家面館,問,老板,還有吃的嗎?店主一家正圍著桌子吃飯,見有人進來,忙起身道,沒有了,到別的館子看看吧!”
中年人說,一路尋來,也就你這館子門開著,煩勞掌柜的為我們下碗面吧!店主為難地說,面倒好說,可臊子沒了。中年準備接腔時,忽然被店主一家飯桌的一道菜吸引住了,問,你家腌的酸菜?見店主點點頭,中年人說,就用這酸菜做臊子,做時放些酸菜湯進去。
這......做是可以,但要是不好吃,可別怪我。店主說。
不會,盡管做你的。
沒好大會兒,一大盆面條端了上來,中年人和兩個隨從很快連面帶湯將盆里的面吸溜得干干凈凈,并說,好吃,真是好吃!尤其是你這酸菜,不但酸度適中,還有股清甜、淡香的纏綿感覺!建議你以后就用酸菜做臊子,生意肯定會興隆的。
中年人一行走后,老板琢磨,僅用酸菜做的臊子就讓客人贊不絕口,如果再放點肉進去,味道肯定還好。于是,他在用酸菜熬制湯料時,嘗試著用豬皮、豬油渣、醬豆熬做成臊子,結果色澤不但誘人,味道也鮮香爽口,深得食客們青睞。
物換星移,時過境遷。酸漿面在后人不斷的改良過程中,與鹵菜緊密相連。人們消費時,不僅要挑選酸漿面味道好的館子,還要看鹵菜味道如何。這就要求從事這一行業的商家,不僅要*(bao zheng)酸漿面的上佳味道,還要在鹵菜上狠下功夫。
酸漿面的酸菜選料,須用白菜和芹菜。浸泡酸漿菜的器皿也極為講究,得用陶制缸,浸泡菜的水的溫度、時間長短、原料比例,工序火候等把握得當,才能做出色鮮味純的酸漿味道。酸漿面所用的面條,早先為手工搟面,后來商家為了省力,改為機器堿面。
吃酸漿面有其季節性,即每年的4月份至10月底。每到晚上,許多市民前往大街上的各個酸漿面館,根據人數先點一些鹵菜,喝著酒,品著鹵菜,聊著天。酒喝得差不多了,喚老板端來酸、香、辣、油而不膩的酸漿面,既解酒又開胃。
(作者:左龍崗)
如果您對我們感興趣,歡迎來電咨詢!
電話:0710-3446448 0710-3446448
地址:襄陽市樊城區長虹路148號藍光大廈二樓2128
郵箱:283084966@qq.com
微信客服二維碼
手機網站二維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