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蒸槎頭鳊,是襄陽古城*(zui)具代表性的特色風味。
襄陽槎頭鳊,又名三角鳊,民間稱為筲萁鳊,是漢水流經襄陽段水中所產的一種鳊魚。槎頭鳊頭項短粗,背弓,體扁平而寬,鱗細而銀白,又稱插頭縮項鳊。《湖北通志》記載:鳊,即魴,各處通產,以武昌樊口、襄陽鹿門所出為*(zui)。槎頭鳊肉質細嫩,營養價值很高,南北朝時,歷朝的襄陽官吏視槎頭鳊為官魚,禁止老百姓捕捉。每到捕魚時節,官家派人用槎(木筏)斷水捕捉,故得名槎頭鳊(襄陽廣告)。
相傳,當時的襄陽刺史張敬兒,為取寵齊高帝,將收刮來的民脂民膏,全部送往京都建安。齊高帝見張敬兒每年上貢的東西,基本上全是金銀珠寶,有點不樂意了,說,你除了金銀珠寶,難道就沒別的東西可貢?張敬兒隨齊高帝多年,自然明白其話。回到襄陽后,他派人四處打探,希望找到比金銀珠寶更能讓皇帝感興趣的東西。可每次派出去的人,帶回的東西倒不少,就是沒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玩意。眼看又一輪上貢的日期到了,張敬兒急得寢食難安。夫人見他這些日子為朝廷上貢之事茶飯不思,消瘦許多,便親自安排了幾樣飯菜,望能引起他的食欲。
當丫鬟端上來一盤槎頭鳊時,張敬兒食欲大開,不一會將整條魚吃得干干凈凈。一旁的夫人見此,說:“老爺,這天下槎頭鳊,唯有我們襄陽的*(zui)好,干脆就當今年的貢品,你看如何?”張敬兒“啪”地將手中的筷子朝桌子上一拍,說:“夫人高明,今年就送槎頭鳊!”
于是,張敬兒命工匠造出一種叫做陸鱸的船,捕獲了一千六百尾槎頭鳊,前往京都建安上貢(襄陽圣火廣告)。齊高帝雖為皇帝,卻從沒吃過這種魚,看到張敬兒一下送來這么多活蹦亂跳的槎頭鳊,樂得不行,再一品嘗鮮嫩滑爽的肉質,一高興,就對陪餐的張敬兒說:“愛卿,以朕看,以后就不叫你襄陽刺史了,叫你槎頭刺史,愛卿覺得這稱呼如何。”
皇帝金口玉言,就是叫自個狗屎,作為臣的張敬兒也只有答應的份,當即跪下,謝皇上隆恩。
槎頭鳊以清蒸為佳。清蒸時,用小火,慎用大火,這樣能很好地保持其原汁原味。出籠后,澆上香油、醋、蒜汁,一道色香味俱佳的清蒸槎頭鳊就擺上來了,其特點是清而不淡,香而不濃,余味悠長,口感和質感俱佳。
(作者:左龍崗)
如果您對我們感興趣,歡迎來電咨詢!
電話:0710-3446448 0710-3446448
地址:襄陽市樊城區長虹路148號藍光大廈二樓2128
郵箱:283084966@qq.com
微信客服二維碼
手機網站二維碼